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包括公壳体和公电缆,所述公壳体套设在所述公电缆的外侧,所述公电缆上设有公齿环,所述公壳体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公齿环单向咬合的公卡齿;所述母接头包括母壳体和母电缆,所述母壳体套设在所述母电缆的外侧,所述母电缆上设有母齿环,所述母壳体上设有适于与所述母齿环单向咬合的母卡齿;所述公壳体适于与所述母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公卡齿的咬合方向与所述公壳体螺纹拧紧的方向一致,所述母卡齿的咬合方向与所述母壳体螺纹拧紧的方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中公壳体与母壳体只能单向螺纹拧紧,有效防止电连接器的松脱或掉落,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公开号:CN214337043U
申请号:CN202120556329.1U
申请日:2021-03-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卢迪;马晓轩;毛海林
申请人:NINGBO SUPU ELECTRONICS CO Ltd;
IPC主号:H01R13-639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
[n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业设备的革新需求日趋旺盛。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工业自动化等行业,其主要用于工业设备之间或内部的电源、信号和数据的传输。
[n0003] 现有的电连接器通常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两者之间通过螺纹锁紧实现连接。然而,该电连接器在振动环境、冷热骤变环境或长期使用等条件下,公接头与母接头的螺纹连接会出现松脱或掉落的情况,影响生产设备的运行。
[n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防止电连接器的松脱或掉落,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n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包括公壳体和公电缆,所述公壳体套设在所述公电缆的外侧,所述公电缆上设有公齿环,所述公壳体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公齿环单向咬合的公卡齿;所述母接头包括母壳体和母电缆,所述母壳体套设在所述母电缆的外侧,所述母电缆上设有母齿环,所述母壳体上设有适于与所述母齿环单向咬合的母卡齿;所述公壳体适于与所述母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公卡齿的咬合方向与所述公壳体螺纹拧紧的方向一致,所述母卡齿的咬合方向与所述母壳体螺纹拧紧的方向一致。
[n000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公壳体与公电缆以及母壳体与母电缆分体设置,再利用公卡齿与公齿环以及母卡齿与母齿环的咬合,使得公壳体与母壳体只能单向螺纹拧紧,有效防止公壳体与母壳体在锁紧后发生松脱,从而避免电连接器的掉落,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公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公凸环,所述公卡齿通过所述公凸环设在所述公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公电缆包括依次连接的公胶芯和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径大于所述公胶芯的外径且小于所述公壳体的内径,所述公齿环设在所述筒体与所述公电缆连接的台阶面上。
[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凸环使得公卡齿凸起在公壳体的内壁上,筒体则方便公齿环凸起在公电缆的外周面上,由此便于公卡齿与公齿环的有效咬合。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远离所述公齿环的一端设有一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所述公壳体的内径,当所述公卡齿与所述公齿环咬合时,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公壳体相抵。
[n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能阻止公壳体上的公卡齿与公齿环咬合过紧,同时防止公壳体向筒体远离公齿环的一侧从公电缆上脱离,使得公壳体顺利转动以实现其与母壳体的螺纹拧紧。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公电缆还包括公针、公胶模和公接线,所述公针设在所述公胶芯中并轴向穿设于所述筒体中,所述公接线连接在所述公针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公胶模包覆在所述公胶芯的一端以及所述公针与所述公接线的连接处。
[n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针为公电缆实现电连接的基材,公胶芯用于公针的定位,筒体则能防护公针免受异物撞击,公胶模包覆在公胶芯的一端以及公针与公接线的连接处有效增加了公电缆的结构稳定性,便于公电缆稳定输电,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点。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公胶芯在包覆有所述公胶模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公胶模嵌入于所述凹槽中。
[n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能增加公胶模与公胶芯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公胶模的包覆效果。
[n0015] 进一步地,所述母壳体的内壁上设有一母凸环,所述母卡齿通过所述母凸环设在所述母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母电缆包括依次连接的母胶芯和芯体,所述芯体适于插接于所述筒体中进行所述公接头与所述母接头的电连接,所述母胶芯与所述芯体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环,所述母齿环设在所述定位环远离所述芯体的一侧环面上。
[n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母凸环使得母卡齿凸起在母壳体的内壁上,定位环则方便母齿环凸起在母电缆的外周面上,由此便于母卡齿与母齿环的有效咬合。
[n0017] 进一步地,所述母电缆还包括母针、母胶模和母接线,所述母针轴向穿设在所述母胶芯和所述芯体中,所述芯体在所述母针处开设有导向孔;当所述芯体插接于所述筒体中时,所述公针适于穿过所述导向孔插接于所述母针的针孔中;所述母接线连接在所述母针远离所述导向孔的一端,所述母胶模包覆在所述母胶芯的一端以及所述母针与所述母接线的连接处。
[n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母针为母电缆实现电连接的基材,母胶芯和芯体用于母针的定位,进而防护母针免受异物撞击,同时便于公针能顺利插接于母针的针孔中;母胶模包覆在母胶芯的一端以及母针与母接线的连接处有效增加了母电缆的结构稳定性,便于母电缆稳定输电,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点。
[n0019] 进一步地,所述芯体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槽,所述导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母胶芯的轴向一致,所述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适于卡入所述导槽并沿所述导槽的延伸方向进行滑移的导件。
[n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件与导槽配合,能为芯体插入筒体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提高公接头与母接头的插接效率。
[n0021] 进一步地,所述防松脱电连接器还包括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套设在所述芯体上,当所述芯体插接于所述筒体中时,所述防水圈夹紧在所述限位环和所述定位环之间。
[n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芯体插接在筒体中时,防水圈不但能对限位环与定位环的缝隙加以密封,还能有效减缓芯体与筒体的挤压冲击力,避免芯体插入过深。
[n0023] 进一步地,所述公壳体和所述母壳体的外周面上均设有防滑纹。
[n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能增加公壳体和母壳体的表面粗糙度,方便公壳体与母壳体的螺纹拧紧。
[n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松脱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松脱电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壳体与母壳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电缆在公胶芯与筒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母电缆在母胶芯与芯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一;
[n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母电缆在母胶芯与芯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二;
[n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防松脱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n0032] 附图标记说明:
[n0033] 1-公壳体;11-公螺纹段;12-第一拧动段;121-公卡齿;122-公凸环;13-第二拧动段;2-公电缆;21-公胶芯;211-凹槽;22-筒体;221-公齿环;222-限位环;223-导件;23-公针;24-公胶模;25-公接线;3-母壳体;31-母螺纹段;32-第三拧动段;321-母卡齿;322-母凸环;4-母电缆;41-母胶芯;42-芯体;421-母齿环;422-定位环;423-导向孔;424-导槽;43-母针;44-母胶模;45-母接线;5-防水圈;6-防滑纹。
[n0034]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n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内”与“外”,指的是相对于一腔体结构,诸如一箱子,箱子内部为内侧,箱子外部为外侧。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中设置有坐标系Y轴,Y轴的正向代表右侧,Y轴的反向代表左侧,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轴向”,指的是相对于一圆柱结构,圆柱的轴线方向为轴向,且轴向与Y轴方向平行。
[n0036]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n003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参见图1和图2,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其能有效防止电连接器的松脱或掉落,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n0038] 公接头包括公壳体1和公电缆2,公壳体1套设在公电缆2的外侧,公电缆2上设有公齿环221,公壳体1上设有适于与公齿环221单向咬合的公卡齿121。母接头包括母壳体3和母电缆4,母壳体3套设在母电缆4的外侧,母电缆4上设有母齿环421,母壳体3上设有适于与母齿环421单向咬合的母卡齿321。公壳体1适于与母壳体3螺纹连接,公卡齿121的咬合方向与公壳体1螺纹拧紧的方向一致,母卡齿321的咬合方向与母壳体3螺纹拧紧的方向一致。
[n0039] 其中,结合图3,公壳体1和母壳体3均呈圆筒状,公壳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公螺纹段11、第一拧动段12和第二拧动段13,母壳体3包括依次连接的母螺纹段31和第三拧动段32。公螺纹段11适于穿设在母螺纹段31中,由此实现公壳体1与母壳体3的螺纹连接。第一拧动段12和母螺纹段31的外周面上均设有防滑纹6,该防滑纹6能增加公壳体1和母壳体3的表面粗糙度,方便公壳体1与母壳体3的螺纹拧紧。第二拧动段13和第三拧动段32的外侧壁包括六个面,使得第二拧动段13和第三拧动段32整体呈六棱柱状,方便扳手等工具对公壳体1或母壳体3进一步进行拧紧。
[n0040] 结合图4和图5,公齿环221和母齿环421均是由多个啮齿均匀排列而成,每两个啮齿之间形成一个对应适于公卡齿121或母卡齿321卡入的卡点,上述每个啮齿的同一侧均设有一个导向面(图中未示出),该导向面促使公卡齿121以及母卡齿321的卡入方向均为单向。本实施例中以图2的特定视角为例,公卡齿121与公齿环221的咬合方向具体为顺时针方向,母卡齿321与母齿环421的咬合方向具体为逆时针方向,故两者的咬合方向相反。
[n0041] 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公壳体1与公电缆2以及母壳体3与母电缆4分体设置,再利用公卡齿121与公齿环221以及母卡齿321与母齿环421的单向咬合,使得公壳体1只能进行顺时针单向螺纹拧紧,而母壳体3只能进行逆时针单向螺纹拧紧,有效防止公壳体1与母壳体3在锁紧后发生松脱,从而避免电连接器的掉落,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n0042] 公壳体1在第一拧动段12的内壁上一体设有一个公凸环122,公卡齿121凸起在公凸环122的一侧环面上,通过公凸环122设在公壳体1的内壁上,使得公卡齿121凸起在公壳体1的内壁上。公电缆2包括依次连接的公胶芯21和筒体22,筒体22的外径大于公胶芯21的外径且小于公壳体1的内径,公齿环221设在筒体22与公电缆2连接的台阶面上,进而促使公齿环221凸起在公电缆2的外周面上,由此便于公卡齿121与公齿环221的有效咬合。本实施例中公卡齿121沿着公凸环122的周向均匀设有四个,其结构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由此促使公卡齿121与公齿环221能稳定快速地及进行单向旋转咬合。
[n0043] 筒体22远离公齿环221的一端设有一限位环222,限位环222的外径大于公壳体1的内径,当公卡齿121与公齿环221咬合时,限位环222与公壳体1相抵。该限位环222能阻止公壳体1上的公卡齿121与公齿环221咬合过紧,同时防止公壳体1向筒体22远离公齿环221的一侧从公电缆2上脱离,使得公壳体1顺利转动以实现其与母壳体3的螺纹拧紧。
[n0044] 公电缆2还包括公针23、公胶模24和公接线25。本实施例中公针23在公胶芯21中均匀设有四枚,每枚公针23的长度方向与公胶芯21的轴向一致,由此使得公针23轴向穿设于公胶芯21中。公针23的两端分别穿过公胶芯21位于公胶芯21的两端,其一端轴向延伸至筒体22中,其另一端与公接线25连接,公胶模24包覆在公胶芯21的一端以及公针23与公接线25的连接处。
[n0045] 其中,公针23为公电缆2实现电连接的基材,公胶芯21用于公针23的定位,筒体22则能防护公针23免受异物撞击,公胶模24包覆在公胶芯21的一端以及公针23与公接线25的连接处有效增加了公电缆2的结构稳定性,便于公电缆2稳定输电,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点。
[n0046] 公胶芯21在包覆有公胶模24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11,本实施例中凹槽211沿着公胶芯21的轴向间隔设有三个,且每个凹槽211均为环槽,公胶模24嵌入于凹槽211中,能增加公胶模24与公胶芯21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公胶模24的包覆效果。
[n0047] 母壳体3在第三拧动段32远离母螺纹段31一侧的内壁上设有一个母凸环322,母卡齿321凸起在母凸环322朝向母螺纹段31的一侧环面上,由此母卡齿321通过母凸环322设在母壳体3的内壁上。母电缆4包括依次连接的母胶芯41和芯体42,芯体42适于插接于筒体22中进行公接头与母接头的电连接,母胶芯41与芯体42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环422,母齿环421设在定位环422远离芯体42的一侧环面上,该环定位环422便于母齿环421凸起在母电缆4的外周面上,由此便于母卡齿321与母齿环421的有效咬合。本实施例中母卡齿321沿着母凸环322的周向同样均匀设有四个,其结构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由此促使母卡齿321与母齿环421能稳定快速地及进行单向旋转咬合。
[n0048] 本实施例的防松脱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防水圈5,该防水圈5套设在芯体42上,当芯体42插接于筒体22中时,防水圈5夹紧在限位环222和定位环422之间,该防水圈5不但能对限位环222与定位环422的缝隙加以密封,还能有效减缓芯体42与筒体22的挤压冲击力,避免芯体42插入过深。
[n0049] 母电缆4还包括母针43、母胶模44和母接线45。本实施例中母针43在母胶芯41中均匀设有四枚,每枚母针43的长度方向与母胶芯41的轴向一致,由此使得母针43依次轴向穿设于母胶芯41和芯体42中。芯体42在母针43处开设有导向孔423,当芯体42插接于筒体22中时,公针23适于穿过导向孔423插接于母针43的针孔中;母接线45连接在母针43远离导向孔423的一端,母胶模44包覆在母胶芯41的一端以及母针43与母接线45的连接处。
[n0050] 由此,母针43为母电缆4实现电连接的基材,母胶芯41和芯体42用于母针43的定位,进而防护母针43免受异物撞击,同时便于公针23能顺利插接于母针43的针孔中;母胶模44包覆在母胶芯41的一端以及母针43与母接线45的连接处有效增加了母电缆4的结构稳定性,便于母电缆4稳定输电,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点。
[n0051] 结合图4和图6,芯体42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槽424,本实施例中导槽424具体设有一个,且导槽424的延伸方向与母胶芯41的轴向一致,筒体22的内侧壁上设有适于卡入导槽424并沿导槽424的延伸方向进行滑移的导件223。导件223与导槽424配合,能为芯体42插入筒体22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提高公接头与母接头的插接效率。
[n0052] 使用本实施例的防松脱电连接器时,结合图2和图7,先将公针23插入母针43的针孔中,与此同时芯体42插入筒体22中为公针23提供导向作用,随后对准公壳体1与母壳体3,将供螺纹段插入母螺纹段31中进行螺纹拧紧,此时公卡齿121卡入公齿环221中进行单向转动,母卡齿321卡入母齿环421中进行单向转动,两者卡接均发生卡顿的声响,直至供螺纹段与母螺纹段31完全咬合,由此实现公接头与母接头的锁紧。
[n0053]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包括公壳体(1)和公电缆(2),所述公壳体(1)套设在所述公电缆(2)的外侧,所述公电缆(2)上设有公齿环(221),所述公壳体(1)上设有适于与所述公齿环(221)单向咬合的公卡齿(121);所述母接头包括母壳体(3)和母电缆(4),所述母壳体(3)套设在所述母电缆(4)的外侧,所述母电缆(4)上设有母齿环(421),所述母壳体(3)上设有适于与所述母齿环(421)单向咬合的母卡齿(321);所述公壳体(1)适于与所述母壳体(3)螺纹连接,所述公卡齿(121)的咬合方向与所述公壳体(1)螺纹拧紧的方向一致,所述母卡齿(321)的咬合方向与所述母壳体(3)螺纹拧紧的方向一致。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一公凸环(122),所述公卡齿(121)通过所述公凸环(122)设在所述公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公电缆(2)包括依次连接的公胶芯(21)和筒体(22),所述筒体(22)的外径大于所述公胶芯(21)的外径且小于所述公壳体(1)的内径,所述公齿环(221)设在所述筒体(22)与所述公电缆(2)连接的台阶面上。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2)远离所述公齿环(221)的一端设有一限位环(222),所述限位环(222)的外径大于所述公壳体(1)的内径,当所述公卡齿(121)与所述公齿环(221)咬合时,所述限位环(222)与所述公壳体(1)相抵。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电缆(2)还包括公针(23)、公胶模(24)和公接线(25),所述公针(23)设在所述公胶芯(21)中并轴向穿设于所述筒体(22)中,所述公接线(25)连接在所述公针(23)远离所述筒体(22)的一端,所述公胶模(24)包覆在所述公胶芯(21)的一端以及所述公针(23)与所述公接线(25)的连接处。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胶芯(21)在包覆有所述公胶模(24)的外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211),所述公胶模(24)嵌入于所述凹槽(211)中。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壳体(3)的内壁上设有一母凸环(322),所述母卡齿(321)通过所述母凸环(322)设在所述母壳体(3)的内壁上,所述母电缆(4)包括依次连接的母胶芯(41)和芯体(42),所述芯体(42)适于插接于所述筒体(22)中进行所述公接头与所述母接头的电连接,所述母胶芯(41)与所述芯体(42)的连接处设有一定位环(422),所述母齿环(421)设在所述定位环(422)远离所述芯体(42)的一侧环面上。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电缆(4)还包括母针(43)、母胶模(44)和母接线(45),所述母针(43)轴向穿设在所述母胶芯(41)和所述芯体(42)中,所述芯体(42)在所述母针(43)处开设有导向孔(423);当所述芯体(42)插接于所述筒体(22)中时,所述公针(23)适于穿过所述导向孔(423)插接于所述母针(43)的针孔中;所述母接线(45)连接在所述母针(43)远离所述导向孔(423)的一端,所述母胶模(44)包覆在所述母胶芯(41)的一端以及所述母针(43)与所述母接线(45)的连接处。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42)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槽(424),所述导槽(4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母胶芯(41)的轴向一致,所述筒体(22)的内侧壁上设有适于卡入所述导槽(424)并沿所述导槽(424)的延伸方向进行滑移的导件(223)。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圈(5),所述防水圈(5)套设在所述芯体(42)上,当所述芯体(42)插接于所述筒体(22)中时,所述防水圈(5)夹紧在所述限位环(222)和所述定位环(422)之间。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脱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壳体(1)和所述母壳体(3)的外周面上均设有防滑纹(6)。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192218B2|2012-06-05|Springless screw type and bayonet type connector
US20150340806A1|2015-11-26|Screw down connector
US8157569B1|2012-04-17|Biaxially rota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7103046A|2007-04-19|コネクタ
US7351117B1|2008-04-01|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pre-staging and final staging contact configurations
US7955125B1|2011-06-07|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one end threadably connected to a junction box and other end configured to be connected to a ma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CA2113181C|1996-04-23|Equipment connector
GB2438561A|2007-11-28|Conversion adapter for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BR0313187A|2005-06-21|Conector de plugue para cabo de conector de plugue
US7270575B2|2007-09-18|Circuit board and socket assembly
CN214337043U|2021-10-01|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
CN207426341U|2018-05-29|一种单极电源连接器的公插头
WO2020199653A1|2020-10-08|储能高压连接器
CN202373770U|2012-08-08|光伏连接器
JP5749877B1|2015-07-15|コネクタ
CN103401094A|2013-11-20|一种自锁插头
US7988484B1|2011-08-02|Electrical cord coupling device
KR101122551B1|2012-03-20|솔라커넥터
US20080318463A1|2008-12-25|Loose-proof connector
EP3496518A1|2019-06-12|Structure for combining cable and casing
CN105932484A|2016-09-07|连接器、适配连接器及防松连接器组件
JP6614681B2|2019-12-04|コネクタ
KR20010092528A|2001-10-26|전자 기기용 커넥터
CN202373795U|2012-08-08|光伏连接器
CN210092443U|2020-02-18|一种三分支连接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56329.1U|CN214337043U|2021-03-02|2021-03-02|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CN202120556329.1U| CN214337043U|2021-03-02|2021-03-02|一种防松脱电连接器|
[返回顶部]